close

 

台灣海岸發現 80種新深海生物

台灣海域真的是深藏不露!國科會結合國內學者展開海洋生物普查,六年內,在台灣周遭海域發現六○三種台灣過去從未見過的深海生物,八十種為全球首度發現的新種,已有五種以「台灣」命名。

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天任表示,台灣過去受到器材限制,僅能採集研究水深六百公尺內的海洋生物。二○○○年後,海洋大學、中興大學、中研院與自然科學博物館組成研究團隊,從法國和日本引進深海底拖網設備,終於把採集深度延伸到五千公尺。

研究團隊六年來共採獲魚類二○七種,至少有四十種世界新種;大型甲殼類確定五種為世界新屬、四十種世界新種和一個世界新亞種。海膽和海星等棘皮動物也採獲七十八種以上,貝類和章魚等軟體動物有五十七種台灣新紀錄。

除了烏賊會噴墨汁外,深海中還有會噴出藍光的噴光蝦。 海邊的海蟑螂體長兩公分,深海中的海蟑螂卻可長達卅公分!台灣近幾年研究深海生物大有斬獲,已發現八十種世界新種生物。台灣東部和南部海岸,離岸不遠處水深都快速變深到數千公尺,但台灣過去缺乏對深海生物的研究;二○○一年海洋大學、中央研究院、中興大學和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國科會支持下,從國外引進深海採集網具及技術,研究才開始有所斬獲。

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天任表示,六年間共發現八十種世界新種和五百多種台灣新記錄種,其中有五種以「台灣」命名,分別是台灣鋸褐蟹、台灣白面蟹、台灣衛鎧蝦、台灣後海螯蝦和台灣星杉魚;而最深的則是在四千四百五十五公尺深處發現的「深淵彷刺鎧蝦」。

陳天任指出,深海動物體型都會巨大化,所以才有卅公分長的海蟑螂,原因是深海生物稀少,體型大的動物移動範圍廣,才能找到足夠食物;另外有些動物如「三腳架魚」和「線足蝦」,都有很細長的步足(三腳架魚是鰭變成長枝狀),是為了在海底鬆軟泥沙上行走。

許多深海動物都缺乏鈣質,因為深海壓力大,鈣質容易溶解在水中,所以深海動物大都骨軟、殼薄、無鱗,連寄居蟹也因找不到貝殼,必須找沈木或海葵來寄生;也有例外的如「鎌蝦」,甲殼比龍蝦還厚,另外有種海綿,是利用矽來撐起身體。

在龜山島附近一千兩百公尺深的海底有深海熱泉,研究團隊也在該處發現世界新種的「熱泉美人蝦」和「熱泉寄居蟹」,陳天任說,很多住在熱泉附近的動物都長很多毛,會吃硫的細菌當成食物,但熱泉寄居蟹卻沒有毛,他們也不知道這種動物吃什麼。

深海還有一種「噴光蝦」,遇到危險時會噴出發藍光的物質,陳天任表示,海底動物為因應黑暗環境,眼睛不是完全退化,就是異常敏銳,噴光蝦噴出藍光後,眼睛敏銳的敵人會因突然看見光線而暫時性眼盲,噴光蝦就有機會逃走。

 

 

~ 讓白鯨回海洋 ~

2002 年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以「教育、研究」為名,從遙遠的俄羅斯進口了 6 隻白鯨,其中 2 隻在抵達台灣不久旋即死亡,在俄方、海生館及獸醫的共同解剖診斷下,推測其原因是由於運輸所造成的緊迫,使得抵抗力降低,併發原有的肝臟發炎、心臟腫大衰竭而亡。存活下來的 4 隻白鯨隨後 即放入海景公司經營的珊瑚王國館內之鯨豚池展示,並訓練牠們跟隨指令做出點頭、噴水、跳舞、頂球、刷牙等動作,且每日上、下午各有一場「表演」,供購買門票入館之民眾觀賞。而 為了趕 2006 春節龐大旅遊商機,以及讓未來可以做馬戲表演、賺錢的工具 -- 白鯨 — 可以「貨源充足」,本月底海生館又要「大展魔爪」,再度從美麗的海洋裡,捕抓並進口 4 隻白鯨,理由是要替上次活下來的 3 公 1 母白鯨「尋找另一半、娶個老婆好過年」--當然這次的「保育」藉口同樣充足--要研究珍稀動物的人工繁殖技術。

國內外保育團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、黑潮 海洋 文教基金會、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、國際海洋哺乳動物保護聯盟【包括美國鯨豚保育協會( WDCS )、美國人道協會( HSUS-HSI )以及加拿大海洋生態保護( LINC )】等團體代表 18 日召開記者會指責海生館以「教育與研究」為名,行「馬戲表演」與「展示」珍貴稀有海洋哺乳動物之實,掛羊頭賣狗肉,並呼籲主管機關農委會收回「輸入許可」,禁止海生館再度進口白鯨!

獵捕白鯨作業方式通常為「驅趕漁法」( drive hunt 或 drive fishing ),即漁民集體以敲擊金屬等方式,合圍驅趕整群動物進入狹小水域予以獵捕。因此,常造成敏感的白鯨四處掙扎逃竄、受傷或死亡。不僅格陵蘭已禁止該漁法 (註二:“Marine Hunters : Whaling and Sealing in the North Atlantic”, High North Alliance , 1997. ),加拿大於 1972 年起禁止商業捕鯨,獵捕白鯨也只能以當地住民食用為目的 (註三:“Status of Marine Mammals in the North Atlantic : The Beluga Whale”, North Atlantic Marine Mammal Commission, 2004. )。俄羅斯也於 1999 年起禁止商業獵捕白鯨,但 教育與科學研究用途除外。

 

 白鯨是迴游性、群居性(小群約 2 至 10 隻,大可達上百成千隻)、具高度智慧的海洋哺乳類動物。 由於聲音婉轉,被稱為「海中的金絲雀」。根據調查,目前海洋中的白鯨族群存續雖不算最危急,但相較於過去的數量與近來面臨的海洋污染,華盛頓公約組織已將之列入附錄 2 珍稀動物名錄。白鯨棲地以北極和亞北極為主。活動範圍最多可達 2 ,000 公里 ,多數時間用於覓食,善於潛水,可達 400 到 800 公尺 深。性成熟期公白鯨約 8 歲,母鯨約 5 歲,懷孕期達 14 個月,哺乳期可達 2 年,而 長大後身長可以達 5 公尺 。而海生館的白鯨「展示缸」空間大約只有 3,300 立方公尺 ,且人工圈養環境根本無法「複製」北冰洋的自然環境,空間狹小單調,對白鯨是嚴重的剝削與虐待。

 

白鯨屬於「國際瀕臨絕種動植物貿易公約(簡稱華盛頓公約 —CITES )」附錄 2 物種,根據規定,其輸出和輸入許可證之發給需有輸出國科學機構曾經通告「此項輸出並不違反該物種之生存」。( CITES 條約第四條,以及會員國大會決議 COP Res.10.3 )。但保育主管機關農委會於核准海生館 2 度進口白鯨之申請時,卻沒有要求海生館提供俄羅斯 CITES 科學機構有關鄂霍次克海白鯨族群量相關報告。


 

 

"綠島投電桿礁 壓死珊瑚"

漁業署與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,一年多前在綠島海域投擲電線桿礁,計劃復育珊瑚,卻被綠島民眾批評為「海洋垃圾場」,不僅珊瑚復育成功率低、壓死原本活珊瑚,還導致原本美麗的海底世界雜亂無章。漁業署今天將進行第二批電桿礁投擲,綠島民眾醞釀進行海上抗爭行動,表達強烈不滿。
漁業署技正王茂城表示,為豐富台灣漁業資源,漁業署與海生館合作,在綠島種植人工珊瑚,去年投擲第一批電桿礁,今天投擲第二批二二○座,對當地民眾批評電線桿壓死活珊瑚,他表示,從海面上投擲電桿礁無法百分之百精準,雖少部分破壞海底珊瑚,但絕大多數的電線桿是投擲在平坦沙地上,沒有危害。

珊瑚存活率 官民說法不同
執行此復育計畫的海生館馴養組副研究員樊同雲表示,去年十一月十三日潛水觀察,當時馴養近一年的珊瑚存活率達六成七,許多珊瑚礁已經聚集魚群,成效不錯。
但綠島文化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林登榮表示,綠島民眾實地潛水觀察,發現珊瑚的存活率僅一成左右,跟海生館的說法有相當大出入,質疑海生館數字有造假之嫌。樊同雲表示,有些珊瑚是活的,但一般人看起來以為沒有生命跡象,所以產生誤差。

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表示,綠島水質佳、水溫適宜,是台灣珊瑚生長最好的海域,根本不需要投擲任何電桿礁進行人工復育,漁業署的作法「不恰當」、「沒有必要」,反而對原本純淨美麗的綠島海域生態,造成破壞。
綠島潛水人蕭平思表示,漁業署投擲電桿礁的石郎海域,是綠島海底生態最敏感的海域,此一海域海洋生態豐富,他潛水見到電線桿壓死原本活生生的珊瑚,非常心痛,這種行為等於將綠島海域當成「海洋垃圾場」,現在觸目所及都是廢棄電線桿,原本美麗的海底生態已不復見。

 

 
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兼顧*鯨鯊保育*管理及漁業利用,繼續公告2005年度之「鯨鯊漁獲通報暨總量管制措施」自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止鯨鯊限制捕獲數量為65尾。

該項措施主要規定在實施期間內,漁民捕獲鯨鯊時必需向所轄縣市漁政單位及漁業署通報,未依規定通報者將核處新臺幣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。

當政府統計鯨鯊漁獲數量達到限制數量時,政府即公告禁捕鯨鯊,禁捕期間繼續捕捉鯨鯊者,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。

漁業署說明本年度之「鯨鯊漁獲通報暨總量管制措施」,其內容,包含「二階段式漁獲通報」,其中第一階段自第1尾至第50尾間,漁民捕獲鯨鯊,只需於返港後向漁政單位通報即可;第二階段自第51尾至第65尾,漁民捕獲鯨鯊,必須在返港前向當地漁業通訊電台確認未超過限制數量後,始能將魚貨攜回。

同時限制每艘漁船每航次作業所捕獲之鯨鯊以1尾為限,且需整尾攜回,不得將捕獲鯨鯊肢解、持分。


學名:Carcharodon carcharias    俗名:大白鯊

學名:Megachasma pelagios      俗名:巨口鯊

學名:Cetorhinus maximus      俗名:象鯊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NG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