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~可發展與海蛇同游之旅~
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老師[杜銘章]和外國學者,最近在蘭嶼進行海蛇研究,蘭嶼海域多半是珊瑚礁,因此是台灣海蛇種類、數量最多的地方,主要的海蛇有闊帶青斑、黑唇青斑、黃唇青斑和飯島氏海蛇,其中闊帶青斑海蛇的數量最為豐富。
學者表示,蛇,尤其是海蛇,有令人懼怕的感覺,不過他多年研究,似乎不是這樣,他記錄了四十八隻海蛇對潛水人員的行為反應,發現大部分個體並不理會人類的存在。
這些海蛇遇到學者時,既不逃離也不游過來,只有十二隻闊帶青斑海蛇主動游向他,其中四隻在他前方二至三公尺左右便停下來,吐吐信,探探頭後不久便離開了,另外八隻則游向他,並接觸他的身體。
闊帶海蛇好像對蛙鞋特別感興趣,經常最先碰觸蛙鞋,他如果不反應,它們總是在吐信探索他的身體後不久便離開,他如果動作大一點,海蛇便會受到驚嚇,快速收回頭部,如果打一下海蛇的頭或身體,海蛇則快速逃離,從沒有一隻蛇有主動攻擊的行為。
這些海蛇遇到學者時,既不逃離也不游過來,只有十二隻闊帶青斑海蛇主動游向他,其中四隻在他前方二至三公尺左右便停下來,吐吐信,探探頭後不久便離開了,另外八隻則游向他,並接觸他的身體。
闊帶海蛇好像對蛙鞋特別感興趣,經常最先碰觸蛙鞋,他如果不反應,它們總是在吐信探索他的身體後不久便離開,他如果動作大一點,海蛇便會受到驚嚇,快速收回頭部,如果打一下海蛇的頭或身體,海蛇則快速逃離,從沒有一隻蛇有主動攻擊的行為。
蘭嶼常見的四種海蛇都不像文獻描述的那樣惡形惡狀,他測試海蛇的反咬行為,先輕輕的握住海蛇的身體,約一分鐘後再用力擠壓一分鐘,結果多數的海蛇在輕握時只會試圖游開他的手,牠們經常用力擺動身體或纏繞他的手但並不反咬,一直到他重力擠壓時才有較多數的海蛇會採取反咬的行為。
他表示,海蛇的反咬動作很慢,不像陸地的蛇類那麼快速,常常在經過一番掙扎無效後,才慢慢地將頭移到他的手指,連張開嘴巴也像在慢動作,有的在還沒慢慢咬下去前,他就將海蛇的頭甩開,於是海蛇又激烈的扭動起來,似乎忘了它們尚未完成反擊的動作,有少數的海蛇甚至被用力擠壓也一直堅持不反擊,顯然海蛇對這樣的反擊動作不熟練,也不是常常需要的行為。
學者表示,台灣的海蛇很有發展觀光的潛力,尤其東岸的蘭嶼和綠島,不但礁石的生態環境瑰麗,海蛇又幾乎都是安全的種類,所以潛水看海蛇、餵海蛇,將會是刺激又安全的娛樂,東南亞和澳洲則因為有許多危險性高的種類混雜其間,這樣的活動較不適宜。
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報導


全站熱搜